

1、农业农村部
2018年两会期间,按照十九大精神对国务院机构进行了改革,组建了新的农业农村部:将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农业部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不再保留农业部。由此,原来的农业部成为历史。
2、中美贸易战(涉农领域)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中美贸易战由此开始,至今仍未结束;2018年4月3日,美国正式公布对5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的产品清单。2018年4月4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玉米、小麦、棉花、高粱、牛肉、烟草等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商品共约500亿美元。
2018年9月24日,美国对我国2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征收10%的关税;随即中国宣布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或5%的关税。
2018年12月1日,中美元首在G20峰会上宣布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并进行谈判。目前,谈判仍在进行中。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涉及很多农产品,中美贸易战不仅影响中美工业,对中美农业贸易影响也非常大。网络有许多关于美国农业和中国农业的比较和讨论。
3、农民丰收节
201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全国广大农民参与的节日,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2018年9月23日前后,各地举行各项活动隆重庆祝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4、海水稻
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培育的一种耐盐碱水稻。2018年7、8月份,网络上出现许多关于海水稻的争议:从海水稻的名称,到海水稻试验示范基地是否科学,再到实际的应用范围、海水稻未来的市场潜力等等引起了各方的讨论。有争议是正常的,袁隆平院士也未受影响,依旧按部就班推进自己的工作。2018年12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如期召开,袁隆平院士如期出席会议。论坛提出:2019年形成成熟的海水稻示范体系和相关标准,以带动全社会力量投入亿亩盐碱地稻作改良事业。
5、乡村振兴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2018年1月18日,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的文件。
2018年两会期间,“乡村振兴”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
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年9月29日国新办就《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